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首页 > 教育心得


朱永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以下是记者对他的采访。从中可以认识到我们对阅读有着多么大的偏见和忽视!

  记    者: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竞相花高价为孩子报课外班,请家教,买教辅书。但是,让孩子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家长们就有些顾虑了,害怕顾此失彼:读书越多,学习成绩越差。对于阅读,家长们有必要这样担心吗?

  朱永新:现在,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很重,很多家长都担心,在课业负担外再让孩子大量阅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从大量的实践来看,家长的这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知识面窄,生活枯燥,学习兴味寡淡,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太好;越往后走,学习古板、思维僵化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越发吃紧。而喜欢阅读的孩子,通过阅读,不但可以在阅读中学到很多知识,发现很多乐趣,而且可以开阔思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资源,提高发展潜力,越往后走,学习成绩必将越来越好。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的许多实验所证明。

  当然,我们所说的课外阅读,不是读那些消遣、娱乐、搞笑的漫画书,而是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开发智力、启迪人心的优质图书。孩子们学习累了,偶尔翻翻、看看那些漫画书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但是,把课余时间都用来读那些不用太动脑子的、打打杀杀的消遣娱乐书,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了。

  尽管孩子的课外书不都是好书,但家长切不可因噎废食,因为排斥消遣娱乐的劣质书,就禁止孩子阅读其他的好的课外书。孩子小的时候,对他们读什么、怎么读多加关心、过问是正常的,必要的;一旦他们步入正轨,有了高品质的阅读需求,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时,就没有必要再干涉了。

  记    者:为什么教科书、教辅书不能代替孩子的课外阅读呢?

  朱永新:对于孩子们来说,教材教辅是必要的。教科书是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根据学科特点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科学安排的,是孩子们在特定发展时期的精神主食。不读教材教辅,孩子们不知自己的主业是什么,不知相应的年龄应该构建怎样的知识框架;不受正规教育的孩子往往难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但是,只看教科书、教辅书又是远远不够的;长期排斥课外阅读的人,必然会成为精神发育不良的人。因为,教科书、教辅书只是人类精神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大量营养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并没有收入教科书、教辅书。孩子们排斥课外书,就相当于排斥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蛋奶等副食品。

  人的物质食粮需要丰富多彩、营养均衡,人的精神食粮同样需要丰富多彩、营养均衡。我曾经说过,教科书就像母亲乳水,在孩子最初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给孩子最初的生命力量。但是,如果在两三岁还继续吃乳水,甚至只吃乳水,那就肯定会发育不良了。

  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是大量阅读的人。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当一个人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那他就有了一种精神饥饿感。有精神饥饿感的孩子,每天都会主动地自觉自愿地阅读。就像高尔基说的,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虽然高尔基没有进过正规的大学,但是他在《我的大学》里面就是把阅读作为了他的大学。

  教科书读得好的孩子,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完善、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境界;教科书读得不好的孩子同样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改善、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既不爱读教科书,又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必然是个愚昧无知的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必然是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的孩子,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暴露自身的缺陷和漏洞;不喜欢教科书,只喜欢课外书的孩子,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这样的孩子在升学、就业受阻之后,完全可能凭着浓厚的自学兴趣另谋出路。

  所以,我要说,大量的课外阅读对每个孩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读书的场所,一个真正的全天候的读书空间。在人生的这个时期,如果没有认真地读一些书,和那些最伟大的灵魂对话,与那些最伟大的思想交流,是非常可惜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竭力鼓动亲子共读共享
  记    者: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充当什么角色、采取什么行动才能对孩子的阅读更有帮助呢?

  朱永新:我们给孩子推荐一些好书后,孩子读没读、读得怎样、有什么收获都是一个未知数。为此,我们正在做一个亲子共读的实验。大家不要以为阅读就是孩子的事情,实际上,很多好书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因为,只有共同的阅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密码。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整个家庭的语言有了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书中的理念,那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亲子间才不是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中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孩子在这个时期,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致进行大量的阅读;这些阅读,会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基。大学是阅读的最后阵地,过了这一时期,再想安心阅读、大规模阅读,已经没有那样的条件和心境。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竭力鼓动亲子共读共享;让孩子感到阅读和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他们就不会对阅读产生排斥、厌恶情绪了。

  记    者:孩子喜欢读书是好事,但是,仅有阅读又是远远不够的,怎么才能使孩子既爱读书,又能增长才干呢?
  朱永新: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才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人生境界,也是我们今天培养、造就孩子的重要途径。孩子不读书,不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传统,不可能凭空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孩子不走进自然,不参与社会实践也不可能学以致用、拥有过硬的本领。

  我的儿子朱墨是幸运的,他出生在一个拥有大量书籍的家庭,从幼儿园开始,图书就伴随着他。小学的时候,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架。中学的时候,他又有了自己的书房。他还经常侵占我的领地,选择一些他感兴趣的书去读。

  当然,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仅仅读有字书是不够的,必须读无字书,必须在行走中成长。因此,只要有时间,尤其在节日假期,我们尽可能让他忘情于山水之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来到了徐志摩吟唱“再别康桥”的英伦半岛——所到之处,差不多都留下了他的吟唱。朱墨的文字中很有一些人文的底蕴,这与他的大量阅读是分不开的。

  令我倍感欣慰的是,朱墨的读书、行走和写作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进行的。为了写小说《梦之队》,他甚至请了一个星期的“创作假”。别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未获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他潇洒地读着、走着、写着,功课不但没有下降,还保持了相当的水准。儿子把阅读、思考、创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长、发展道路,这是我最为高兴的了。

  读着、走着、写着,是我们父子共同的行动;成长着、幸福着、快乐着,是我们父子共同的感受。我感召着他,他也感召着我,在人类文化的长廊里,我俩成了忠实的同路人。我愿有更多的孩子和我们一起读、一起走、一起思,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

  阅读应成为生活和生命中享受的一部分
  记    者:阅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怎么才能净化孩子的心灵,使他们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精神滋养呢?

  朱永新:阅读不是说教,不是讲大道理,阅读是一种情感陶冶、精神享受,许多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精神震撼力。例如,孩子们讨论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大家去看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去读读《简·爱》《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必然会给孩子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相反,不读书,不重自身修养的人,往往是不幸福、不快乐的人。

  有人问智者:“为什么这里除了我,每个人都这么快乐?”“因为他们已学会在每一个地方看到善和美。”智者说道。“为什么我在每一个地方都看不到善和美?”“因为你无法在内在看到的,也无法在外在看到。”怎么才能提升自身内在的“法眼”呢?阅读是最为简单、便捷的方式。捧起书本,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存一笔精神财富,我们将享用一生,荫及子孙。

  有句话说得好:“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改变,从阅读开始!当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走进内在世界的价值,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记    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什么样的阅读状态,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呢?

  朱永新:著名文学理论家叶舒宪先生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英国牛津访问讲学时,经常到市内各家新旧书店淘书。有一天看到一个戴帽子的乞丐坐在地上,不顾初冬的寒冷,专心致志地捧读一本书。看到这种“不协调”的景象,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他问乞丐看的是什么书,原来是英国名家凡尔纳的小说。温饱都不能保证,却照样需要幻想中的“环游地球”。在伦敦,需要阅读几乎像需要呼吸和吃喝一样,成为近乎本能的文化习惯。

  叶先生所说的情况我也是感同身受。多次出国,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在火车车厢还是飞机场的候机室里,总有许多“老外”在静静地看书。在他们的行囊里,书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现在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不把读书、学习看成是负担,不把读书看成是一种为得到某种荣誉、获得某种证书的途径和工具,而仅仅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享受的一部分,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理想的阅读,这样的状态才是我们希冀的、全民受益的状态。

  采访感言
  我们每个人都是阅读的受惠人。谁阅读越多,谁受惠就越多。看看那些社会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爱学习、爱读书的人?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没有博闻强记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怎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博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佩?一个不读书,不看报,不重自身修养的人,说不上三句话就会让人反感、厌倦;稍微有点文化,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他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求发展的机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图书涨了一些价,但是,在所有精神文化产品中,书、报、杂志还是最经济、最实惠的,再穷的人都不可能看不起书、买不起报。

  但是,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既然阅读那么重要,那么经济、实惠,可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不爱阅读呢?

  我反复思考,觉得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阅读是件费眼费脑费神的事,而看电视、玩电脑、搓麻将是无需费眼费脑费神的;二是学生课业负担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读更多的课外书;三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习惯了在电脑上快速浏览,快速下载,就不习惯找书翻书阅读了;四是经典图书的行文、语言、风格、社会背景、历史风貌与现代人有一定的距离,普通人不静下心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学养是读不懂、看不了那些经典图书的;五是人们的交往已经远离图书,电视、电影、网络还能构成人们的交谈内容,图书已很难构成人们的交谈内容……这些原因造成了阅读与现代人的渐行渐远。

  这是一个文化反常期:人心浮躁,人们单纯求快求乐求洋求刺激,就不再把经典图书纳入自己的视野。这勾起了许多仁人志士的担忧: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的话,会不会使我们民族缺乏一种精神、一种气度,一种民族向心力?快餐文化、外来文化毕竟不是本民族的主流文化,本民族的主流文化得不到薪火传承,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根?我们的根都寻不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荣耀感还会存在吗?别的国家的人还会看得起那些忘了祖宗,忘了自己是谁,每天只会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的跟屁虫吗?

  我们中国人,要想在世界民族大家庭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得保留自己的传统,保留自己的有别于别人的精神、文化遗产。怎么保留?看电影、电视、网络能保留吗?能保留其中的非常肤浅、表皮的一小部分,而要保留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部分,只能靠全民阅读——去读那些经典好书。

  所以,在“三屏”风靡世界的今天,朱永新老师才那么急切地呼吁全民阅读,呼吁全国的青少年都来阅读那些经典好书。正如朱老师在访谈中所说的,中小学时期,是孩子们阅读的黄金时期,孩子在这个时期,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致进行大量的阅读。大学是阅读的最后阵地,过了这一时期,再想安心阅读、大规模阅读,已经没有那样的条件和心境。
  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些经典好书,能够循着中华文化的脉络,找到中华民族绵延繁衍、生生不息的根源,创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我们还怕中华民族后继无人吗?我们还怕中华文化消失吗?我们还怕中华民族不能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丢弃传统文化,我们会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继承、发扬、传播传统文化,我们不仅不会成为千古罪人,还会博得国际友人的尊敬和爱戴。既然这天大的好事就在我们身边,只需我们亲子间一起看看书,一起分析、讨论书中的内容,一起把心得体会分享、传播出去,我们何乐而不为——把这美好的愿景变为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