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首页 > 教育心得

学校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之前,决定于吴先生任班主任的一年级甲班进行实验,待取得经验之后再全面铺开。为了更有效地制订实施细节,吴先生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摸底,结果发现了这样一群数据:父母不准孩子出门的占71.5%; 反对孩子游泳的占69%;迎合孩子喜好的占78.1%;只考虑物质上满足,不注意思想熏陶的双职工家长占87.8%。面对着这群被家长过份保护的孩子,吴先生有点“不知所措”,思之再三,只好求助于教育专家。

  教育专家听取情况介绍后,发表如下见解:

  在动物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崽出世后,父母总是日夜守备在周围,以保护其安全;即使是幼患成长为健壮的成年,当它们遇上强敌时,老弱的父辈(或祖辈)则以牺牲自己去保护自己的后代。对此,动物学家们说:动物的全部生活,都是为了繁衍后代。

  保护后代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性,必须肯定。但是,过度保护,犹如给后代戴上足镣,使他们成为浓荫下的小草,经受不住风和雨,终成“废物”。

  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包括祖父母),总是怕这怕那,把孩子禁锢在“保护”圈内,惟恐孩子“出事”。他们怕孩子生病,热不减衣,饱不减食,风霜雨雪不出门;他们怕孩子伤了肌肤,不许孩子用刀、用剪、用锤子;他们怕孩子摔伤,不让孩子攀登,甚至爬上椅子都不让;他们怕孩子为骨刺所梗,不许孩子自己吃带有骨头的食物,总是剔于净而后喂;他们怕孩子被车辆撞着,就不准孩子单独上街;他们怕孩子被人欺负、吃亏,便禁止孩子出门同别的小朋友一道玩……前怕狼,后怕虎,一切的一切都荫护起来,喜欢绘声绘色地描述种种危险,惟恐孩子不得“恐惧症”,结果使孩子成为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成为不能独立生活的可怜虫,性格孤僻。

  实践出真知,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亲口尝一尝,不尝怎么知道?道理很明显,我们要开发孩子的智力,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希望孩子长大能适应社会生活,只有让孩子生活于社会中,让他们动手动脑,在孩子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以帮助和指导。脑越用越灵,不用则退;手越用越巧,不用则废。

  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对1万人的个案记录,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智慧、专门技术和经验只占15% , 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进行了综合调查,发现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多。还有一个数据,那就是对每年调动人员的调查,发现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所长的,占90%以上。

  疾风知劲草。看来,父母还是打开孩子的足镣好,让孩子走向社会,去经受信息时代的风雨,去见改革开放的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