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15-10-26 09:47:13
召开家长会前夕,园主任从大、中、小班各随机抽一个班,对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结果,令这位有十几年幼儿教育经验的园主任大惊失色,小班孩子吃饭懒得自己动手,要阿姨喂的占67%;中班吃饭、穿衣等生活方面,爱自己动手的,仅占22.3%;大班孩子不会扫地的占37.5%。面对着这群怕吃苦、怕劳动、生活享受要求高面独立能力又差的孩子的教养,她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似乎在踏上崭新的征途,未免惘然。
于是,她拨通了心理热线。她汇报完情况,话机里就传来了快乐书童早教专家的声音:
看来,怕吃苦、怕劳动、生活享受高而独立能力又差,是当前孩子们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悲哀。
在动物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崽出世后,筋骨一活络,就得出洞去谋生;禽类羽毛一丰满,就得离巢去觅食。也许正是这种顽强的自力更生,才使它们得以自立于“物竞天择”的动物世界之林。
孩子哇哇坠地,是一块娇嫩的肉,要在父母照顾下成长;但是,这种照顾应随孩子的长大而相应减少,直至让其完全独立自主。如果孩子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还不让他们自理生活,无异于给他们带上手铐,扼杀他们的发展。
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总习惯于对子女的事一切包办,自幼养成他们对父母的依赖习惯。甚至孩子入学了,还为他们削铅笔、吸墨水、戴红领巾,陪他们复习功课,等等,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全盘处于被动地位。
美国的威兰特从1940年开始,对490名10岁的男孩跟踪观察40年,发现:从小干活的孩子富有才干,充满信心,人际交往能力两倍于父母卵翼中长大的同龄人,收人可能五倍于后者,失业率也只是后者的十分之一。据之,威兰特写道:“劳动增强了孩子的能力,由此而获得尊重而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体验自己对家庭的贡献而感到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
著名的已故儿童心理、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父母替孩子做事,其弊端有三:
一、剥夺小孩肌肉发展的机会,小孩子愈动作则他的肌肉愈能够发展;反之,则他的肌肉就要退化.....
二、养成小孩子懒怠习惯,小孩子的事情样样由父母替代去做,那他们以后就不高兴自己去做事了;
三、养成小孩子不识业务,不知劳动者习性。
小孩子自己做事,好处有四:
一、可以发展他们的肌肉;
二、可以养成他们勤俭的习惯;
三、可以使小孩子知道做事的不易和世务的艰难;
四、可以养成独立的精神。
这就是著名的陈鹤琴“三害四利”说。看来,家长还是把给孩子的手铐启开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