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15-10-26 09:47:24
对孩子无所不管、无处不在,随时在孩子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有需要时立即给予帮助,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随时降落,为孩子先挪去障碍……这类父母被称作“直升机父母”。这样的父母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在“帮助”
“帮助”类型:过度保护——“妈来啦”
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跟小朋友玩得正欢,跑着跑着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摔得并不重。一旁的妈妈见状慌了神,赶紧跑过来:“我的宝贝儿呦,妈妈看看摔坏哪儿了?疼不疼呀?要不要上医院呀……”本来孩子还没哭呢,经妈妈这一番“虚呼”,便哇哇大哭起来……
分析:有时候,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会抬头看看周围成年人的反应,如果身边没人他会自己爬起来;如果大人没理会,他也不会觉得很严重;大人越是渲染、紧张,孩子感觉越痛,哭得越厉害。孩子的哭,好像是哭给大人看的。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给孩子传递的负面信息是:摔倒是件很严重的事、很痛苦的事,是自己不能坦然面对的,只有用哭来表示向大人求援。
教育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责任,但过度保护往往会束缚孩子的手脚。孩子在玩耍中摔倒了,甚至擦破点皮不值得大惊小怪。
父母表现得平静些,在判断没有大碍的情况下,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再到孩子身边安抚一下,让孩子自己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孩子会在“吃一堑”中“长一智”。
“帮助”类型:包办——“都怨你”
小然的妈妈是个勤劳的人,孩子的事总是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小事千叮咛万嘱咐,能替孩子做的从不让孩子动手。然然呢,习惯了妈妈这样,很多自己的事从来不自己做,也不走脑子,上学了依然如此。有一天到了学校,然然没带语文作业本受到老师批评。回到家里跟妈妈大发脾气:“都怨你!收拾书包也不检查一下……”妈妈无言以对,好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分析:一些父母习惯了事无巨细地管孩子,往往是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越强、身上的毛病越多。其实,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逐渐具备了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具有独立做事的权利。收拾书包这样简单的事,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忘带作业本就要自己承担责任,没有理由埋怨妈妈,这也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教育提示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凡事替孩子想得周全、管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在父母的“周全”当中去享受,到头来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没有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少些包办,放手交给孩子,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父母只是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孩子的机会多了,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孩子不事事都管才是最好的管。
“帮助”类型:干预——“听我的”
明明和东东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明明拿来叔叔新买的遥控车,东东非常喜欢,玩了一次还想玩,明明不肯了,想从东东手里夺回遥控器,东东就是不撒手,两人扭在了一起。这时明明妈妈跑过来,冲着东东吼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呢,我们家的玩具你凭什么抢?!明明听我的,咱不跟他玩了……”两个孩子停止了争执,以后再也没在一起玩过。
分析:小伙伴在一起玩,彼此发生争执往往不可避免,在孩子心目中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往往过去了也就忘却了。明明妈妈用成年人的思维对孩子的不恰当的评价和干预,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给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设置了一堵墙,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社交恐惧。
教育提示
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该急于干涉。要善于观察问题的症结所在,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寻找和解的办法,比如:“东东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让明明玩吗?”或许两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要切记只是给孩子必要的提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由孩子自己讨论、自己选择,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交往。
“帮助”类型:替代——“笨孩子”
大辉上小学后,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体到农家院活动。早上兴致勃勃的他,傍晚回到家里却是垂头丧气的。妈妈追问其中的缘由,大辉说,同学老师都说我是“笨孩子”。原来,大辉在家里习惯了依赖妈妈,这次出门没有妈妈在身边,鞋带开了不会自己系,吃饭时不会自己夹菜,结果让同学笑话了,大辉觉得很没面子。
分析:妈妈替代越多,孩子能力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妈妈可以替代孩子做事,却不能替代孩子做人,不能替代孩子成长。孩子天生并不笨,只是妈妈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机会,弱化了孩子的能力。有时候,父母替孩子做事,是为了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取得好成绩。其实当孩子将来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时候,决定他能否成才的正是从小培养的做事的能力。
教育提示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事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别小看了教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盛饭、洗碗这些小事,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成功喜悦的获得等,正是来源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