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在养花花草草
首页 > 教育心得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是在坚定地提醒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你为什么要把汤倒在花盆里啊?”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菜汤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想要替爸爸照顾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数不清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愤怒:刚换的窗户玻璃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烂;没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卫生间的卷筒纸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屋子里哪儿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全被孩子当成玩具蹂躏得不成样子:烟灰缸、鲜花、报纸、指甲刀、水杯、书……无一幸免。

 

 

 

 
 
 
每当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中的一个肯定会大声吵嚷,拉过孩子就暴打一顿。像上面这个妈妈一样,你有先问过孩子原因吗?你打完他下次就不会再犯吗?你确定伤害的只是孩子的肉体吗?
 
 
 

 

 

 

在我眼中,打孩子是有禁区的,这4种情形千万不能打:

 

 

 

1
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在此年龄段的孩子,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发展不健康。


2
孩子没意识到错误时
 

 

 

  

当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时,父母在没有告知孩子这是错误的行为前,是绝对不能打孩子的,还有父母不能在不理智的情形下打孩子。平时父母也要做好榜样,身教是效率最高的教育方法,然后辅助于言传。

  

 

 

3
父母发怒时打孩子

 

 

  

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这时父母往往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下手也会不知轻重,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打他,打了以后很难让孩子服气,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也会失分。

  

 

 

4
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尊严,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看见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很容易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对交朋友感到抵触。

  

最后补充下,打孩子不是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不能倒算帐。惩罚时要引导孩子,要考虑到父母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的。


 
当然,现在很多父母因为舍不得打孩子,都把孩子过分溺爱而惯坏了。在道理讲不通的情况下,孩子还是得适当地“打”一下的!怎么打?这3种情况下,不妨用打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1
 
面对危险事物
 

 

 

 

孩子小时候经常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比如经常模仿家长的行为,甚至对插头、开关之类的危险物品毫无畏惧。如果跟孩子说过很多次“不可以”,孩子仍然没记性继续做的话,就可以打他屁股几下以警告。有些时候家长也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一个教训,小小的惩罚一下他们效果也不差。


 
 
孩子行为不可原谅
 

 

 

 

比如有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一不如意就会动手打人,平时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小朋友;再有甚者,经常小偷小摸,动不动就说脏话,打骂父母……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教训他一顿。当然不能一直打下去,平时要经常与孩子沟通,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亲子活动),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3
 
屡教不改无视规矩
 

 

 

  

有的孩子连续犯一种错误,父母或老师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无视故意犯规,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通过“打”来给以警告。

  

最关键的一点是,打了孩子后,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孩子为什么挨打?打孩子不是因为不喜欢他,而是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打孩子后父母不是愤愤转身而去,而是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