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川:学语文不能仅靠课本 必须有课外阅读
首页 > 新闻动态
非常高兴参加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微博)和十一学校主办的这次《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发布会。我是代表全国中语会来参加这次会议。因为这一个项目当中,刚才已经介绍了,是我们朱主席、李校长和他们的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今天公布的。他们两位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我们中语会是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就是那个学会的领导,所以我不能不来。有几次闫老师跟我联系,说讨论书目的时候本来是想来,结果被别的活动冲掉了,没有来成。非常感谢朱主席、李校长和他们的团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套阅读书目。

刚才几位都讲了,读书如何如何重要,应该说读书人人都需要,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尤其需要。因为中小学生他们读书和我们成人读书不一样,他们正是记忆力好的时候,好奇心强的时候,如果能够在这样一个阶段给他们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将会受益终身。所以说,中小学阶段应该说是一个人读书的黄金时期。温儒敏老师是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的负责人,语文课标里面特别几句话,就是鼓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且有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的建议。我们不能仅仅把阅读看作是中小学一门语文学科的事情,它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书象征着知识和力量,多读好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心情,为精神成长奠基。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普遍患上营养不良症,读书太少,不愿、不想读,也不能读。因为他有中考,有高考(微博),有分数在那里放着,这不能怪学生,也不能怪家长,更不能怪我们的老师,要怪只能怪我们目前选拔人才的方式,尤其是我们的考试招生制度。

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向被人讥讽为是全世界最弱的。我最近做了一个课题叫语文教材研究,是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最近刚结项。我们对比了中国的语文教材和国外的语文教材,以及课外阅读的情况,这个差距是很大的。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们学习苏联,一看苏联的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科书居然有80多万字,大家多少惊讶?而我们当时六年级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只有20多万字,这种差距应该说至今也没有完全改变。当然对于这种差距我们可以用国情不同来解释,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所选的课本一般是供语文老师给学生讲的,需要细琢细磨,因此篇幅不能太长,否则老师教不完。然而只有精读课文,要想学好语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阅读。所谓的得益于课外,我们国家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他当会长的时候曾经多次呼吁加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说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这是吕先生80年代的时候说的。他说同志们,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得自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自于课外学习的占多少?他说拿我自己来说,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70%得益于课外阅读,老师讲的也就是只占30%。而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就迷信自己的讲解,好像这一篇课文我不讲你就不懂,就是这么一个想法来教学。

说到这里,在十一学校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是去年的一个高中毕业生,他是去年媒体上炒的高考状元,事实上也是多年不见的一个高分,语文高考满分150分,他考了148分,最后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给他发了一篇他学习语文经验的文章《我与语文》。作为一个学生,他在十一学校上了六年,初中、高中都是在十一学校。他说“我热爱文学,热爱母语,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关注中文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而不是眼前的一点小利”。他说“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数量,无关应试的学科。对于语文这个学科来说,分数高者素养未必高,但是有着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的积累去挥洒任何一张试卷”。所以他总结自己学语文的经验是12个字——多读多写、读写互动、读懂写活,是这样12个字。

就语文学习来说,只靠一本薄薄的教课书要想学好语文是不大可能的,必须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而我们国家对这一块一向不重视,一直到世纪之交过渡版的教学大纲才提课外阅读的事情,到本世纪初的课堂标准,才有两个附录,一个是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一个是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也只是作为建议。规定的量,义务教育阶段,就是小学、初中九年,不少于400万字,进10部名著。高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进5部名著,应该说有总比没有好,这个与过去教学大纲比是一种进步,但是和国外一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制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比如德国一个中学规定,七年级、八年级,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初一、初二要阅读什么呢?阅读20位诗人的诗歌,茨威格等11名作家的小说,狄更斯等作者的实录和戏剧。法国规定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要阅读16、17时期作家蒙恬的作品节选,拉新等各两部作品,19世纪巴尔扎克等12位作家的17部作品,20世纪罗曼罗兰等作家的作品。

刚才朱主席也提到了美国,美国是什么形式呢?不像我们是民间的力量推动,他是由国会下面的一个叫做“国家人文科学促进委员会”的组织。首先进行调查,调查了三四百位各行各业的精英和专家,然后推荐书目,上升为国家战略行为,对于推荐出中学生30本必读书。而且他们从小学到高中,每一个年级都有必读书目。而且要体现在考试里面,各级考试要考这些内容。不是像我们这个课标推荐的建议,读不读不起作用。

我们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改革的总目标,特别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前不久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有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点等要求。可以说我们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将朝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广泛而高效的阅读。

我们全国中语会全称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一贯支持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交流活动,从吕先生开始,我们形成了良好的会风,我们去年换届的时候李希贵副会长也到会做报告。中语会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加强语文教育研究;二是服务语文教师。而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最近这几年来,我们和商务印书馆合作,成立了一个阅读推广中心。也就是希望如何在中学校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做一点实事。所以我们《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正式发布,我相信必将大大促进我国中学生的阅读,进而带动全民阅读,也一定会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