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19-03-27 21:41:14
一、背景 圆圆的脑袋,参差不齐的小尖牙,两只小眼睛时而天真、时而喜悦、时而无辜……这就是淘气包——大卫。《大卫惹麻烦》是大卫香农在《大卫,不可以!》之后,继续以大卫为主角的系列作品。香农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的形象。《大卫惹麻烦》是由大卫自己发言,说出他犯错时找的种种借口。故事的结尾,他承认自己犯了错,并且向妈妈道歉,最后对妈妈说“我爱你”。故事前面的部分都是大卫的各种捣蛋行为,但是到了最后,他知道自己错了,愿意弥补、道歉,得到了原谅和肯定,知道自己仍被喜爱。透过书中的大卫,我们看到了身边那些淘气的小家伙们的影子,而犯错后的种种借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这样”“我忘了”等,看上去都是淘气包们常用的借口。孩子们在阅读大卫的故事时,一定会引起许多共鸣,通过故事隐藏的教育,可以引导孩子预知一些行为的后果,看到大卫的遗憾和后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站在宽容和充满爱意的角度让孩子明白最粗浅的道理。
二、描述
1.导入
出示图书:介绍封面人物大卫,是和小朋友一样的幼儿园小朋友,引导幼儿观察大卫的表情、动作,并猜测书中将要讲述的内容。
(出示图书,开门见山介绍人物,让孩子和人物第一次产生共鸣,通过观察猜测大卫接下来发生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也发散了幼儿的思维。)
2.阅读图书第一至第九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大卫在客厅玩滑板车,撞到了桌子,桌子上的东西都掉到地上。
第二个场景:大卫打球不小心把窗户打破了,窗台上的盆栽被撞倒。
第三个场景:大卫不肯吃早餐。
第四个场景:大卫忘记穿裤子就去上学了。
第五个场景:大卫的作业不见了,他说被狗吃了。
第六个场景:拍集体照时大卫做鬼脸。
第七个场景:大卫偷吃狗狗的粮食。
第八个场景:大卫拽猫咪的尾巴。
第九个场景:大卫手上拿了很多玩具和零食,拿不下,装饮料的杯子掉地上。
请幼儿分别观察图片,讲述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猜测大卫会说什么。(第一至第九个场景是大卫淘气行为导致的后果,每次大卫都有“借口”,而这些场景在淘气孩子身上肯定也是发生过的,因此较容易被幼儿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大卫会说什么。但由于幼儿已经在成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是非概念,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因此在讲述时会不由自主地按“对”的标准去表达大卫该怎么做。在观看和讲述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大卫的行为进行评价,以免幼儿跟随教师的评价限制和压抑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阅读图书第十至第十三个场景
第十个场景:大卫蹲在卫生间,嘴巴里塞着肥皂。原因是大卫说脏话。
第十一个场景:大卫在餐桌上大声说话,把餐桌上蜡烛的火苗吹得东倒西歪。
第十二个场景:蛋糕上有大卫黑乎乎的手印,大卫却说“不是我干的”。
第十三个场景:大卫一个人在黑暗的床上,说“是,是我干的。”
请幼儿分别观察第十至第十三个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大卫为何会受到妈妈的惩罚。
(如果说第一至第九个场景的大卫不是“故意”的,那些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那么第十至第十二个场景的行为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在这三个场景的解读中,教师应适当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明白,说谎和不文明的行为是不对的,会受到惩罚。第十三个场景是大卫受惩罚的场景,每个淘气的孩子肯定都曾经受到过父母的惩罚,而惩罚的方式可能大同小异。一个人独自面对黑夜,对于孩子来说是感到害怕的,这就是惩罚。)
4.阅读图书第十四、十五个场景
第十四个场景:大卫头部特写,“对不起”。
第十五个场景:大卫甜甜入睡,妈妈的手抚摸着大卫的头,“妈妈,我爱你。”
请幼儿观察图书,说一说最后大卫做了什么。妈妈有没有原谅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当大卫承认错误后,大卫得到了妈妈的谅解,妈妈抚摸着大卫的头,大卫安然入睡。这几个场景无不隐藏着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做了错事承认错误并改正,会得到谅解。)
5.谈话:回忆自己的经历,有没有也像大卫一样做过让大人生气的事情
(1)和同伴聊一聊。
(2)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
三、反思
《大卫惹麻烦》中的大卫不但制造各种麻烦,且每次都有不同的借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这样”“我忘了”等,看上去似乎都是强词夺理的说辞,但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语言表达是有限的,当他们想为自己做的事以及造成的后果做出解释时,这样的话语是他们最先想到、用到的,这是他们最真实的行为初衷和感受。孩子的控制和判断能力也是有限的,但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玩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后果的预计能力及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会“闯祸”。我们要相信把桌子翻倒、把花瓶打碎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和初衷。我们可以引导,通过这样的绘本让孩子预知后果,让他们看到大卫的遗憾和懊悔及可能会受到的惩罚,让孩子知道,玩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地点和时间,结果就可能惹麻烦。
通过绘本,孩子们在大卫这个和自己很像的同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明白了如果玩的时候不预知可能发生的后果,结果就可能惹麻烦,而说脏话、撒谎是不对的,将受到严厉的惩罚。通过大卫的文学作品形象,以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得到了好的教育,这就是这本绘本的魅力。
二、描述
1.导入
出示图书:介绍封面人物大卫,是和小朋友一样的幼儿园小朋友,引导幼儿观察大卫的表情、动作,并猜测书中将要讲述的内容。
(出示图书,开门见山介绍人物,让孩子和人物第一次产生共鸣,通过观察猜测大卫接下来发生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也发散了幼儿的思维。)
2.阅读图书第一至第九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大卫在客厅玩滑板车,撞到了桌子,桌子上的东西都掉到地上。
第二个场景:大卫打球不小心把窗户打破了,窗台上的盆栽被撞倒。
第三个场景:大卫不肯吃早餐。
第四个场景:大卫忘记穿裤子就去上学了。
第五个场景:大卫的作业不见了,他说被狗吃了。
第六个场景:拍集体照时大卫做鬼脸。
第七个场景:大卫偷吃狗狗的粮食。
第八个场景:大卫拽猫咪的尾巴。
第九个场景:大卫手上拿了很多玩具和零食,拿不下,装饮料的杯子掉地上。
请幼儿分别观察图片,讲述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猜测大卫会说什么。(第一至第九个场景是大卫淘气行为导致的后果,每次大卫都有“借口”,而这些场景在淘气孩子身上肯定也是发生过的,因此较容易被幼儿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大卫会说什么。但由于幼儿已经在成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是非概念,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因此在讲述时会不由自主地按“对”的标准去表达大卫该怎么做。在观看和讲述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大卫的行为进行评价,以免幼儿跟随教师的评价限制和压抑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阅读图书第十至第十三个场景
第十个场景:大卫蹲在卫生间,嘴巴里塞着肥皂。原因是大卫说脏话。
第十一个场景:大卫在餐桌上大声说话,把餐桌上蜡烛的火苗吹得东倒西歪。
第十二个场景:蛋糕上有大卫黑乎乎的手印,大卫却说“不是我干的”。
第十三个场景:大卫一个人在黑暗的床上,说“是,是我干的。”
请幼儿分别观察第十至第十三个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大卫为何会受到妈妈的惩罚。
(如果说第一至第九个场景的大卫不是“故意”的,那些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那么第十至第十二个场景的行为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在这三个场景的解读中,教师应适当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明白,说谎和不文明的行为是不对的,会受到惩罚。第十三个场景是大卫受惩罚的场景,每个淘气的孩子肯定都曾经受到过父母的惩罚,而惩罚的方式可能大同小异。一个人独自面对黑夜,对于孩子来说是感到害怕的,这就是惩罚。)
4.阅读图书第十四、十五个场景
第十四个场景:大卫头部特写,“对不起”。
第十五个场景:大卫甜甜入睡,妈妈的手抚摸着大卫的头,“妈妈,我爱你。”
请幼儿观察图书,说一说最后大卫做了什么。妈妈有没有原谅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当大卫承认错误后,大卫得到了妈妈的谅解,妈妈抚摸着大卫的头,大卫安然入睡。这几个场景无不隐藏着对孩子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做了错事承认错误并改正,会得到谅解。)
5.谈话:回忆自己的经历,有没有也像大卫一样做过让大人生气的事情
(1)和同伴聊一聊。
(2)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
三、反思
《大卫惹麻烦》中的大卫不但制造各种麻烦,且每次都有不同的借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这样”“我忘了”等,看上去似乎都是强词夺理的说辞,但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语言表达是有限的,当他们想为自己做的事以及造成的后果做出解释时,这样的话语是他们最先想到、用到的,这是他们最真实的行为初衷和感受。孩子的控制和判断能力也是有限的,但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玩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后果的预计能力及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会“闯祸”。我们要相信把桌子翻倒、把花瓶打碎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和初衷。我们可以引导,通过这样的绘本让孩子预知后果,让他们看到大卫的遗憾和懊悔及可能会受到的惩罚,让孩子知道,玩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地点和时间,结果就可能惹麻烦。
通过绘本,孩子们在大卫这个和自己很像的同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明白了如果玩的时候不预知可能发生的后果,结果就可能惹麻烦,而说脏话、撒谎是不对的,将受到严厉的惩罚。通过大卫的文学作品形象,以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得到了好的教育,这就是这本绘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