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19-04-03 18:05:10
对教师来说,对故事的体验应在利用其进行其他方式的教育活动之前完成。比起孩子,教师自己更要沉静安详地读完一本书,用心体会其内涵和意义。国外的绘本大多响应着审美或娱乐的儿童文学观,品格教育往往是衍生的附属品,而且是在情感氛围中逐渐显露的。如果教师不甘于只用绘本来愉悦孩子的眼睛和耳朵,而要让他们受到心灵的“陶冶”,那么就要先寻找故事中的“情感点”。
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为什么小兔子不按时睡觉,而要跟大兔子玩一个又一个回合的“猜猜……”游戏?除了过于旺盛的游戏欲望,还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使然。一旦入睡,周围就是不可知的黑暗、无边的空寂,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孤独甚至短暂的被遗弃的感觉。如果我们想到这一点,也就会有耐心回应孩子一再的“折腾”。为什么小兔子提出一个关于“爱”的问题而不是别的?当孩子稚拙地表达爱时,他的内心是不是期望大人宣告爱他更多?幼年的稚弱使得孩子强烈地要求被爱的确凿证据。所以,当大兔子的爱总是比小兔子的爱长出、高出、宽出、远出一大截时,小兔子就渐渐在这种被爱的温暖感与安全感中惬意地发困、睡去。而大人最后能做的就是轻柔地把孩子放在床上,亲吻他并说声晚安,像是一个庄重的仪式。这就是缓解睡前恐惧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也可以把自己转换成父母的角色,以沉静的爱心包容孩子的顽皮和不安。孩子也正是在这种“爱的教育”(通过教师对故事充满爱意的讲述与表演)中成长,学会在回家的时候主动地、热烈地向父母表达他们的爱。这对羞于表达亲情的中国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情感教育了。
《我的床底下有条大鳄鱼》走的是另一个方向,孩子不是被动地蜷缩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寻求安宁,而是主动地以孩童的智慧与技巧来处理心理困境。怕黑的孩子说床底下有条鳄鱼,父母则坚决否认。其实父母看不见的不是莫须有的鳄鱼,而是潜伏在孩子心底如鳄鱼般凶猛的恐惧感。因此孩子被迫自己设计将鳄鱼从床底下一路引诱到车库里并关上门。此时的孩子变得彪悍无比,甚至得意洋洋地在车库门上留纸条告诉爸爸:别怕,如果你需要帮助,就叫醒我。一个孩子用他天真的方式(拿自己喜欢的零食作诱饵)来解决问题时,已经独立地累积了宝贵的经验,而这经验是很多成年人已然失落或遗忘的。这样的故事可以“教育”孩子:正视并使用内在的潜能,才能长成不再害怕鳄鱼的大人。但,成长不是离弃天真,而是使天真与经验共存,否则长大的孩子会忘记自己曾经遇见过鳄鱼,长成父母那样无知或疏忽孩子心灵、无法理解童年的人。
很多故事都暗示了教育的主题,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就可以微妙而坚韧地去影响孩子,使孩子体验故事中的美与真,使他们的羽翼更丰满也更柔软。
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为什么小兔子不按时睡觉,而要跟大兔子玩一个又一个回合的“猜猜……”游戏?除了过于旺盛的游戏欲望,还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使然。一旦入睡,周围就是不可知的黑暗、无边的空寂,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孤独甚至短暂的被遗弃的感觉。如果我们想到这一点,也就会有耐心回应孩子一再的“折腾”。为什么小兔子提出一个关于“爱”的问题而不是别的?当孩子稚拙地表达爱时,他的内心是不是期望大人宣告爱他更多?幼年的稚弱使得孩子强烈地要求被爱的确凿证据。所以,当大兔子的爱总是比小兔子的爱长出、高出、宽出、远出一大截时,小兔子就渐渐在这种被爱的温暖感与安全感中惬意地发困、睡去。而大人最后能做的就是轻柔地把孩子放在床上,亲吻他并说声晚安,像是一个庄重的仪式。这就是缓解睡前恐惧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也可以把自己转换成父母的角色,以沉静的爱心包容孩子的顽皮和不安。孩子也正是在这种“爱的教育”(通过教师对故事充满爱意的讲述与表演)中成长,学会在回家的时候主动地、热烈地向父母表达他们的爱。这对羞于表达亲情的中国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情感教育了。
《我的床底下有条大鳄鱼》走的是另一个方向,孩子不是被动地蜷缩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寻求安宁,而是主动地以孩童的智慧与技巧来处理心理困境。怕黑的孩子说床底下有条鳄鱼,父母则坚决否认。其实父母看不见的不是莫须有的鳄鱼,而是潜伏在孩子心底如鳄鱼般凶猛的恐惧感。因此孩子被迫自己设计将鳄鱼从床底下一路引诱到车库里并关上门。此时的孩子变得彪悍无比,甚至得意洋洋地在车库门上留纸条告诉爸爸:别怕,如果你需要帮助,就叫醒我。一个孩子用他天真的方式(拿自己喜欢的零食作诱饵)来解决问题时,已经独立地累积了宝贵的经验,而这经验是很多成年人已然失落或遗忘的。这样的故事可以“教育”孩子:正视并使用内在的潜能,才能长成不再害怕鳄鱼的大人。但,成长不是离弃天真,而是使天真与经验共存,否则长大的孩子会忘记自己曾经遇见过鳄鱼,长成父母那样无知或疏忽孩子心灵、无法理解童年的人。
很多故事都暗示了教育的主题,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就可以微妙而坚韧地去影响孩子,使孩子体验故事中的美与真,使他们的羽翼更丰满也更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