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首页 > 教育心得

[摘要]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可和重视,但目前在幼儿早期阅读实践中存在着大量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幼儿早期阅读作用的发挥。本文将幼儿早期阅读置于全语言教育的视域下进行考察,提出整体性学习、整合性学习、开放式语言教学等建议,以为提升幼儿早期阅读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早期阅读;全语言教育;幼儿学习 

一、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 
        
全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全语言教育从其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却很难找到它的明确的理论起点,并藉此给“全语言”下一个严密而公认的定义,因为它主要是一个信念系统,而非一个严格的方案,或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古德曼最早将“全语言”这一信念系统概括为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在这一信念下,有研究者对“全语言”进行了这样的解释:全语言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语言是完整的,不是支离破碎的,不能被简单的分解为某种“技能”;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的学习是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形成的,语言经验渗透在全部的课程中;班级语言学习要与孩子的全部生活融为一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语言教育的思想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的语言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语言教育领域对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视。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地把对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指出在重视学前儿童听说等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在此背景下,以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成为一种趋势。 

二、当前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早期阅读的实践看,幼儿园早期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 
        
首先最为明显的是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目前许多幼儿园错误地把阅读和识字等同,认为识字就是阅读,没有识字就没有阅读。持着幼儿的阅读始于识字的错误教育理念,许多教师在实践中表现为过多地追求儿童的识字量而忽略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和理念早已背离了开展儿童早期阅读的初衷,不仅影响了早期阅读的效果,而且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儿童关于阅读的消极体验,误导了儿童的阅读习惯,降低了儿童主动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是无教师指导的自主阅读。目前幼儿园内都有供幼儿自主阅读的图书角、阅览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也经常利用一些餐前饭后的休闲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阅读。但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很少有教师对幼儿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给予较为科学、细致的指导,主要的阅读指导行为仅仅是诸如爱护图书这样的常规指导。“阅读”成为“读图”,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阅读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仅降低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导致书都被看破了,但孩子们却说不出书中内容等诸如此类无效阅读的现象。 
        
再次,儿童的早期阅读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系列单纯的学科教育内容和方法。受传统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影响,有些幼儿园仍将幼儿的早期阅读单纯地视为语言学科的教学内容,习惯将阅读简单地分解为识字、纠音、背诵等简单的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早期阅读被等同于简单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还应有利于儿童逐渐获得表达情感、意念、愿望等的能力。早期阅读被简单地学科化也引发了对早期阅读效果的不恰当评价,这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不正确的教学指导策略,最终窄化了早期阅读的功能。 



三、在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幼儿早期阅读 
        
要根本解决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实践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依据阅读活动和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并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此全语言教育的理念可以为改进早期阅读教育实践提供诸多有益的思路。 
        
(一)幼儿早期阅读是—种整体性的语言学习过程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已经具备了学习人类语言的基本条件。虽然语言习得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无可否认的是儿童从出生那时刻起就在心理和生理上为后天的语言学习做好了准备。因此,幼儿早期阅读作为早期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阅读作为一种语言学习活动,应当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早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是以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因而儿童语言的学习应当是完整的学习,早期语言教育不仅应当重视儿童听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为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做准备。这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启示就在于,应该把幼儿早期阅读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学习过程。 
        
语言学习的这种整体性特征表明,我们不能将幼儿早期阅读狭隘地等同于“识字”“诵经”等活动。为此,有研究者指出,识字和阅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够识字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好的阅读者,过分强调早期识字可能导致阅读困难。这是因为语言学习活动简单地讲至少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如果一味地强调识字,势必会忽略儿童其他语言能力的培养,比如会弱化儿童的口语学习,这最终会影响他们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另外,如果将儿童阅读的注意力主要引到识字方面,会使他们将阅读同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经验相联系,这种消极的学习体验将最终降低他们阅读的兴趣和动机。 
        
其实,幼儿园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早期阅读概念的范围很宽泛。对幼儿来说,一切与阅读活动有关的行为,都算作阅读。幼儿在没有认识汉字之前就有阅读行为。他们先是表现出对各种图书的兴趣,在翻弄图书的过程中自言自语,而后在成人的帮助下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逐渐由原来阅图水平过渡到图文的同步阅读。早期阅读教育不是孤立地教幼儿识字和写字,而是丰富幼儿口语词汇,培养幼儿对语音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学习并欣赏书面语言符号的动机和对文字的敏感性以及有关文字的知识,形成早期阅读的兴趣。此外,早期阅读活动本身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其潜在的学习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同他人的交流、合作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都应被纳入儿童早期阅读实践需要考虑的范畴。 
        
(二)幼儿早期阅读是一种整合性的学习过程 
        
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出,人的学习是符号的学习。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全语言教育的研究者在吸取了维果斯基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 
        
首先,早期阅读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学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应当包括渗透在其他学习活动、游戏或日常生活环节中的早期阅读指导。如为幼儿选择合适的读物,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以及开展儿童阅读和亲子阅读指导。它不再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早期阅读指导,还应当包括随时对幼儿的随意读写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指导。 
        
其次,可开展以阅读为主的综合活动,如自编图画故事书活动、诗配画活动等。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运用已有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的画面,变成图画故事书,既培养了幼儿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图画符号的能力,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另外,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编故事活动,将幼儿的阅读经验与音乐感受相结合。通过感受、理解音乐,将它转化成语言符号,进行讲述,并配上画面组成音乐图画故事书,从而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来。 
        
(三)幼儿早期阅读是一种开放式的语言教学活动 
        
全语言提倡者注重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主动理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因此教育者应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关教育机构应当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教师和儿童是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再局限于由教师发起并组织幼儿参与的阅读和书写活动,还应当包括教师和幼儿共同发起和参与,或幼儿主动发起,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多向交流的早期阅读活动。 
        
尤为值得教育者重视的是,教育者应当让幼儿学习有用的、具有价值的语言,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语言,脱离了情景的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教师为幼儿创设的各种教育环境及各种条件,应使之成为幼儿在一定的感性经验和情境体验下进行阅读或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在这些情景中迁移的媒介。如教师可以带幼儿到户外观察雪后的景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规范、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可以再将这些感受用图画故事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实现幼儿语言的主动建构和经验的迁移。 
        
总之,幼儿的早期阅读对其人生成长进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的有效途径。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手段的显现,而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教师指导作用的积极发挥,促使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