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和“双减”形势下如何引导儿童阅读
首页 > 行业资讯
       7月份以来,新冠疫情出现了反复,为减少交叉传染,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应对措施,限制人员流动,鼓励本地居民在区域内活动。与此同时,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减少中小学生的作业,并严厉打击课外培训机构,控制商业性的线上和线下课程辅导。疫情防控和“双减”政策之下儿童的课外阅读时间多了,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和机会多了,这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抓好儿童的课外阅读成为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以为,抓好孩子的课外阅读应从以下五个结合入手。

        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家庭阅读有效结合。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认真为疫情防控规划好儿童的教育,尤其是节假日的学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地区一旦发生疫情,为了防控,幼儿园一般都会统一关园,中小学校也可能短时间停课。家长无法像以往一样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去学习与托管,导致很多家长需要全程陪伴孩子,并要妥善安排孩子居家的生活与学习。因此,家长不能像以往那样一味地抓补课,而要把孩子的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家庭阅读结合起来,合理安排,配置好时间,使孩子在学会自我管理的同时,既能尽量避免视频、抖音和网络游戏带来的副作用,又能舒心地享受快乐的生活,还能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阅读的乐趣。

        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紧密结合。对中、小学生来说,节假日的学习和课外阅读固然需要自由度,需要给孩子一定的宽松时间和选择权,但也需要结合语文学习,不能将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完全脱节。课外阅读不是简单的快乐阅读,也不是纯粹的读闲书、读杂书。语文课文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古诗词阅读、现代文阅读和新诗阅读,还要涉及童话、寓言、科幻文学和科普文学及主题小品文的阅读。小学和中学的阅读理解题,都是在读完短篇后回答问题。因此,课外阅读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来选材,做到与语文学习有效衔接,让课外阅读为语文教学赋能。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拼音读物、课本作家书系,还有各种附带着大量阅读理解题的阅读书系,我觉得不宜过多地选读这类课外读物。

       亲子阅读与自主阅读有机结合。家庭阅读里,亲子阅读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幼儿来说,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读书、讲故事,以阅读的方式培养孩子,也是早期的语言文字启蒙,对以后语文兴趣的培养及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奠基性的。即便孩子进入到小学中年级,父母依然不能忽视亲子阅读。因为孩子的识字量有限,理解力有限,亲子阅读会帮助孩子快速进入文字世界,快速培养对阅读和书籍的兴趣,并能有效地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又会对父母以后的教育力起到正面增值作用。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要鼓励孩子进行自主阅读。孩子自主阅读时,家长也要尽可能地给予陪伴和引导。中学生的假期阅读当然以自主阅读为主,不过,父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并能有效与孩子互动讨论。

       儿童报刊阅读和童书阅读互相结合。一般的家长都只会给孩子读童书,甚至有的家长认为绘本好,只给孩子读绘本;有的家长认为科普书好,只给孩子买科普书和知识读物;有的家长只认可名著,并给孩子读大部头的名著;也有的家长喜欢哪几位儿童文学作家,便只给孩子买某位作家或某几位作家整套的童书。其实,课外阅读应该多形态、多层次、多内容、多题材、多形式。给幼儿可以买一些幼儿图书、绘本,还可以订阅一些幼儿杂志和报纸,给小学生可以配备一些童书、报纸和刊物,给中学生配备一些名著、新书、文学刊物和中学生报刊。我觉得对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压力不是很大,多读一些文体比较简单、规范也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读一些儿童刊物和报纸,是非常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的。

       学校指导和家庭指导主动结合。节假日,无论是有疫情,还是没有疫情,学校都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一定的指导或引导。比如,在放假之前,语文教师和家长就应该协调起来,为各种年龄、各个年级的孩子准备一份比较合理的书单,也给家长一个比较从容的选书计划,减少家长的焦虑。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就在课外阅读方面有很好的联动,家长协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中介作用,他们出面邀请优秀的家长义工、阅读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制定课外阅读书单,并举办一些家庭阅读指导讲座,避免了家长为孩子选书、读书的焦虑。目前,各地学校欠缺这种阅读指导,这样容易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和引领推给社会机构,也容易让商业化童书推广钻空子。

       课外阅读不是小事,抓得好,既真正培养了孩子的读写能力,也抓好了语文学习,还抓好了孩子耐心、毅力及时间管理能力、自控力的培养。可以说,儿童课外阅读抓得好,一箭多雕,不但可以让家庭亲子关系和谐稳固,还能使学校语文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有了足够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