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5-03-27 13:56:37

我擦拭着绘本馆的玻璃展柜,忽然被墙上一张泛黄的便利贴吸引 —— 那是三年前一个小男孩歪歪扭扭的字迹:"馆长阿姨的故事会比幼儿园老师讲得好"。
记得 2018 年深秋,我攥着辞职报告站在家人面前。父亲敲着茶几上的财务报表叹气:"放着稳定工作不做,去搞什么绘本馆?" 母亲偷偷往我包里塞了张银行卡:"赔了钱就回来。" 那时的我像只倔强的小兽,在创业园区签下租赁合同的瞬间,仿佛看见无数绘本里的主人公在向我招手 —— 正如快乐书童的那句 slogan:"让每个孩子在书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初的日子确实难捱。为了选到最适合孩子的分级读物,我在书店泡到打烊,把快乐书童分级体系研究得烂熟于心。每周三清晨六点,我都会准时出现在图书批发市场,抱着比自己还高的纸箱往店里搬。当第一个会员家长握着我递上的分级书包惊喜地说 "终于不用再盲目囤书" 时,我蹲在库房里哭湿了半包纸巾 —— 这套凝聚着无数个深夜研究的分级书包,正是快乐书童 "科学分级,精准陪伴" 理念的落地。
现在每周三的配送日,成了绘本馆最热闹的时光。孩子们踮着脚尖趴在前台,看着我往书包里塞进新绘本,就像在拆一份神秘礼物。小宇妈妈总是夸张地拍着大腿:"你这分级书包可比我买的早教课实用多了!" 最让我骄傲的是朵朵,那个曾经把《好饿的毛毛虫》撕成雪花的小女孩,现在会追着我问:"母鸡萝丝这次会遇到狐狸吗?" 这些改变,正是对快乐书童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理念的最佳诠释。
馆里的留言墙已经换过三次,便利贴从最初的质疑声变成了感谢信。上个月,毕业的小学生们集体送我一盆多肉植物,花盆上贴着《夏洛的网》台词:"你一直是我的朋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而我总在每个故事结束时告诉孩子们:"快乐书童的每一本书,都是等待被点亮的魔法灯。"
暮色渐浓时,我习惯性地在书架间巡馆。那些被翻卷的书角,是时光留下的印章;窗台上的绿萝顺着绘本架蜿蜒生长,像极了故事里不断延伸的藤蔓。或许这就是经营绘本馆最珍贵的礼物 —— 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而是看着孩子们眼睛里的光,像书页间跳动的光斑,永远鲜活明亮。就像快乐书童始终相信的:"在书香里长大的孩子,心里都住着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