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25-04-03 15:06:18

凌晨三点,暴雨敲打着窗户。我裹紧雨衣冲出门,怀里揣着给住院小女孩准备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雨水顺着雨衣领口灌进脖子,却听见手机震动,家长发来孩子举着绘本的照片:"妈妈,老师说这本书会魔法。"
五年前在社区车库创办快乐书童绘本馆时,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 "暴雨骑士"。那时馆里只有两排书架,几个会员都是邻居家孩子。但当我发现三岁的朵朵把《好饿的毛毛虫》翻得卷边,却在我讲《三只小猪》时突然说 "我要自己看",这个瞬间让我意识到,绘本不是玩具,而是点亮童年的火种。
我们像搭建积木一样设计书单:0 岁布书要经得起啃咬,3 岁翻翻书藏着惊喜机关,6 岁桥梁书必须有拼音台阶。每个月更新书单时,我都会蹲在书架前模拟孩子的视角 —— 太高的位置拿不到,太复杂的机关会挫败小手指。有位爸爸曾惊叹:"你们的书单就像儿童成长手册,连敏感期都卡得准。"
会员突破 500 人的那天,我在馆长日志里写下:"今天有个孩子说 ' 绘本馆比游乐场好玩 ',这比任何业绩报表都珍贵。" 但真正让我眼眶发热的,是自闭症男孩小宇第一次主动翻开《我爸爸》,用含糊的发音喊出 "爸爸";是双胞胎姐妹在毕业时抱着我说 "甜甜老师是故事里的仙女"。
现在的绘本馆像个温暖的蜂巢,每天都有嗡嗡的读书声。但我依然记得创业初期最艰难的那个冬天,交完房租后账户只剩 17 块钱。是家长们悄悄团购绘本、介绍朋友入会,甚至有位妈妈带着烘焙课来馆里义务教学。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让我坚信阅读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一场温柔的相遇。
当看到孩子们捧着书蜷在角落的模样,我总想起馆门口那棵樱花树。五年前种下时还是小树苗,如今已亭亭如盖。或许教育就像种树,我们埋下种子,耐心等待时光抽枝发芽。而我能做的,就是在每个孩子的童年里,点亮一盏叫做 "热爱阅读" 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