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随着家长们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攀升,亲子阅读已然成为众多家长们高度重视的热门话题。专家郑重指出,早期阅读绝不等同于单纯的识字活动,家长们切不可怀着功利之心来对待亲子阅读,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孩子愉悦的阅读状态上,着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究竟孩子在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阅读才最为适宜呢?”“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孩子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比较好呢?” 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年轻的父母们在亲子阅读方面却有着诸多的疑问与顾虑。虽然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科学研究能够证明孩子越早阅读就越好,然而,不少专家纷纷建议:家长理应尽早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在孩子的早期阶段就积极培养其阅读习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不应将识字作为阅读的唯一聚焦点
“家长只有真心喜欢书,热爱阅读,才能够将阅读所带来的幸福感传递给孩子。” 亲子阅读推广人、爱贝乐亲子图书馆的创办人陶小艾如是说道。在她看来,阅读应当成为儿童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孩子始终保持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强烈好奇心。当然,阅读虽然重要,但它并不能解决孩子在生活认知、人际交往、成长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所有问题,它绝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家长尤其不能带着功利的心态,妄图通过早期阅读让孩子认字、识拼音,或者纠正孩子的行为生活习惯。
“亲子阅读同时也是家长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孩子建立起安全感以及对父母的信任感。”《中国儿童画报》主编王仁芳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家长最好能够将孩子温柔地抱在怀里,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肌肤接触,甚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心跳节奏,而绝不能一边给孩子阅读一边却还在想着自己工作上的事情。
3 岁后可精心挑选成长题材绘本
王仁芳将目前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材料依据内容大致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认知类读物,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孩子认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比如《婴儿画报》的认知刊、《DK 虫子乐园》等;第二类是生活类读物,涵盖了好习惯养成、好品质培养、亲子安全自护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类是韵文类,其中包括儿歌、儿童诗等等;第四类是动手玩具类读物,例如《红袋鼠智乐园立体轨道书》。
“绘本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题格外鲜明,与孩子的生活也极为贴近,这样的图书往往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李甦指出,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绘本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高质量的绘本,这其中包括画面的颜色、图像以及图书的内容等等。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绘本;而当孩子年满 3 岁之后,选择绘本的题材可以更加广泛,多挑选一些关注个人成长主题或者具有知识性的绘本。“比如阅读《菲菲生气了》就是一本能够让儿童很好地认识到生气这种情绪的优秀图书。通过阅读这种类型的书籍,可以使孩子对很多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物有所领悟,其效果是单纯的说教所无法企及的。”
快乐书童所推出的相应的学龄前 4 年阅读计划以及学龄后 3 年阅读计划,在众多孩子家长当中可谓是深受喜爱。其线下精心打造的分级阅读课程更是有着非凡的魅力,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从小小班到 3 年级儿童对于阅读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面临着不会讲绘本、没空讲绘本或者缺乏正确方法讲绘本的困境,而快乐书童的这些课程和计划就如同一场及时雨,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能够极大地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开启一段充满智慧与乐趣的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