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读名著的故事
首页 > 行业资讯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走红,让《查令十字街84号》引起了许多国内读者的兴趣。
这本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与伦敦书商弗兰克·德尔跨越20多年的传奇书缘,展示了一连串寻书、购书、读书的动人故事,被奉为“爱书人的经典”。
读书,是独自沉浸在精神世界的美好体验,也是读者与作者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越是凝聚了古今中外伟大思想的名著,就越能激起持久的心灵共鸣和非凡的阅读体验。品读名著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有意思的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读者,请他们分享自己读名著的难忘故事。



名著是童年的滋养

出生于1970年的陈昌海(化名),自小便读了许多文学名著。“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读书是主要的文化活动。爸爸和爷爷的藏书我都翻过,更多的书来自新华书店,一有零花钱我便会跑到书店去买书。”
一开始陈昌海爱读连环画式的小人书,很多是以名著故事为原型,比如《水浒》《三国》等。识字多一些之后,陈昌海开始啃厚厚的外国名著译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都是在童年的似懂非懂中读完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五年级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砖头似的五大本,半个月就看完了。”陈昌海回忆道,“具体的情节现在已记不清楚,但主人公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让我比较触动。”
初中时,陈昌海曾摆摊卖糖果,赚到钱就去买书。“顾客买糖就可以看我的书,这也成为一大卖点。”陈昌海笑着说。
后来,陈昌海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会以专业的文学鉴赏眼光来品读名著。“虽然小时候读书主要是看故事,不懂门道,但这些名著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想象力,思想也得到深化。”在陈昌海看来,年少时的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我们的课堂教育中比较缺乏的。